求知若饥,虚心若愚。
最近很长时间没写博客了,因为一些客观原因(身边环境会影响一个人
)~
加上自己不知道究竟该写啥,思绪有点紊乱。
先简单写个文章大纲:
《力量从哪里来》是由清华大学李一诺创作的书籍。里面的很多话,非常有意思,也很深入人心。
其实做好父母,不需要成为超人,因为最重要的其实只有一件事,就是和孩子保持心灵的联结
。
孩子喜欢你,信任你、有话愿意和你讲,只要这道门是打开且通畅的,你和孩子什么问题都可以一起面对、解决。反之,如果没有这条路径,就算孩子进了名校,有了好工作,看上去很完美,也会有深层的问题,这些问题会在生命的其他地方和其他阶段呈现。
看待他人有很多角度,可敌可友,可亲可疏,我的经验是:把每一个人都看成老师和伙伴
。
其实我们能接触的任何人都有独特的知识和经验,我们如果会提问题,其实相当于以极低的成本,了解了他人多年总结的有价值的经验
。在学校学习是这样,在工作更是这样,因为工作是没有现成答案的。这里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会问问题。这能帮助我们理解对面的人的真实需求和经验,特别是没有说出来的部分。
如果用开放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人,我们就总能在周围人的身上看到自己可以学习的地方
。去除标签,每一个普通人,比如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,家里雇佣的阿姨,哪怕是路人甲,都有故事。以开放的心态去看每个人,你就会发现可以从任何人那里所学习和收获。
在北京这几年对我支持最大的人之一就是我们家姜阿姨。姜阿姨生在东北农民家庭,种过田、养过猪,开过长途车、做过工厂管理,当然也做了很多家政,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处事经验。我们在北京住的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,个个都喜欢她、服气她。我在遇到一些困境的时候也会和她聊,她总有特殊的视角看问题,还会帮我分析一通,她的建议对我很有价值。所以,生活经历没有高下之分,只要你开放心态,所有人都可以是你的老师
。
工作成就、物质生活、人际关系、社会地位和名声,如果“我”不能在其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无条件的爱,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?
我们一直被告知生活的优秀与否有客观的标准:考试的成绩、学校的名次、工作的职位、工资的高低...似乎有了哪些客观的成绩,占有了哪些资源,才可以幸福
。
40 岁之后,我才慢慢明白,人生无非是一趟主观的旅程
。
如果内在没有感知、给予和接受爱的能力
,有再多“客观”条件又有什么用呢?但我们大部分人却因为紧紧抱着颠倒的理念,一生不断地外求和奔跑。
这样的奔跑其实是逃离。
逃离是什么?逃离不被接纳的恐惧。我们会觉得再用力一点儿、再优秀一点儿,就离这恐惧远了一点儿。但这样奔跑过的我们都知道,这恐惧永远会在后面跟着你,当你拥有了曾经追求的东西时,就会发现前面还有更好的,更大的、更需要追求的东西
。你拥有的东西越多,恐惧就越强,因为你更害怕失去这些,害怕“回到原点”,什么都不是。所以,我们会不停地跑。
当我开始看到真正的自己时,也就看到了我们周围那些看上去光鲜亮丽的人,其实都是带着沉重的包袱和伤痛行走在人间的。
我在成年后很久才慢慢开始看见对自我的评判。我看到了自己的思维模式、情绪模式、行为模式都有很多如机器一般的条件反射。我看到了这些年让自己前行最重要的动力是不让周围的人失望
,大家认为什么最好,我就全力以赴去做到。我从来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么,也曾经觉得这完全不重要。我发现自己很多时候像个机器人,由几个按钮--------“别人说什么”“别人是否认可”“是否达到别人的期待”来决定自己的喜怒哀乐
。
我们耳熟能详的严于律己似乎是美德,但当它不是内生还是外加的时候
,其实就是一个对内的矛头——–对自己格外严苛、充满了自我评判、自我攻击和自我霸凌,这个都是内在的暴力
。我们很多人都带着这个杀伤力很高的武器,矛头对内地生活。这个武器很锋利、也很笨重。要想摆脱它,就需要睁开眼睛往内看,看到这个对内的矛头扎着自己,看到伤口,把它拔出来,才能开始自我修复和疗愈的道理。
简单理解,不为别人而活,活出真实的自己,找到“真我”
。
我们每个人面对的各种人生难题看似不同,但背后其实有共性。如果刨根问底,就会发现问题的底层总是我们无法面对的某种恐惧。
我们遇到困难的第一反应常常不是直面,而是逃避或者求助,几乎有一个固定句式:
这是我的情况。这么难,你说我该怎么办?
其实,我给不了你答案,也没有人可以给你答案。一个看似残酷的真相是,人生所有的难题最终都要自己去面对和处理
。说看似残酷,是因为一旦你开始面对,就会发现以前不曾了解的新大陆。如果面对这些难题其实是有方法的。比如,你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:1.面对这个选择,我到底在害怕什么?
2.我害怕的这件事,为什么对我重要?真的有这么重要吗?
3.如果没那么重要,那真正重要的是什么?我更深层的恐惧是什么?
4.这件让我恐惧的事,是真实存在的吗?
这些问题似乎没有直接回答你的问题,然后经由这些问题,我们才会慢慢接近困境的本质
,而所有困境的本质,都是我们内心底层的某种恐惧和不自洽
。从错位到自洽,正是通往真正的人生幸福的道理。
走这条路需要的是一遍一遍地“面对它,接受它,处理它,放下它
”。这是圣严法师的十二字箴言。这条路,便是通往光的路径。
看到一个说法,分享一下:
大概意思,人都是被发配到地球上坐牢的,服完牢役就走人
。所以别被监狱长给洗脑了~考试、升学、买房、结婚、生子、消费等等,都是监狱长的洗脑
。人作为地球劳改犯,随心体验一把,爽就完了
。
经常有人说,人生的真相就是背着苦难负重前行。我不喜欢这种说法,因为这其实是“我执”“小我”对人生的看法,因为“我执”自身需要“苦难”的假象才能生存。所以这些不是人生真相,是我们被吸铁石吸住的时候看到的假象而已。
(我执:佛教用语,“我执”就是执着自我
,即以自我为中心,一切以我为前提,对任何事都坚持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。)
(小我:佛教用语,“小我”就是自已对外界的看法和认知
,形成一个“由内看外”的个体。相对应的“大我”则是以外界的角度,进入无我境界,看待自已和看待其他事物个人一样
,是“由外看内”的境界。)
人生的真相是爱和慈悲,学会爱和被爱
。
我们感受不到爱往往不是因为周围人没有给我们爱,而是自己的感知能力出了问题。因此,感知爱和表达爱的能力,是最值得我们花精力去争取的东西
。
但疫情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,其实是两个并不认识,也永远不会认识的人。
第一个人是在 2020 年复活节遇到的。那时候美国刚刚开始应对疫情,大家开始戴口罩,保持社交距离,商店关门。早上我和妈妈、孩子们走路在附近一家小超市买东西。街上冷冷清清的,一转弯,我们看到路边有一个穿兔子衣服的人表演者各种夸张的动作,格外引人注目。我的孩子们当时也特别激动,上前跟兔子人打招呼。他戴兔子头套时咧着嘴笑的样子,这个夸张的欢喜笑容陪我们一路。
这个兔子人让我特别感动。他应该是住在附近的一个爸爸,穿上道具衣服,一个人站在街头,让毫不相识的孩子们高兴。没有人知道他是谁,他也不在乎别人知不知道,在大家都感到紧张、害怕的疫情里,他用这种方式为并不相识的路人和孩子们带来了出乎意料的欢乐
。
第二个人是在 2020 年年末。圣诞节将至,我去Dollar Tree(一元店)买过节的装饰品。排队结账的时候,我看到收银员旁边一直站着一位老先生,他戴着圣诞节标识性的红帽子和应景的红口罩。等到我结账的时候,收银员声音比较大地说了下总金额:20 美元。我正准备刷卡付款,还琢磨为什么收银员说这么大声,就见那位老先生拿着一沓钞票,数出 20 美元给收银员。我这才知道他以这种方式给所有过节的人送礼物
。我觉得很不好意思,说我来付吧,他坚持自己付,说:“This is my way of celebrating.Happy Holidays!”(“这是我庆祝的方式,祝你节日快乐!”)
问过收银员,我才知道,他从早上就一直在这里了。我走出商店门,心里特别感动,回头看的背影,只看到露在红帽子外的白发。我不知道他是谁,也永远不会知道,但是这份节日里的善意,让我久久不能忘怀
。
我是谁?这是我们一生都在问的问题。
那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似乎在提示我寻找答案。在社会意义上,我永远不会知道他们是谁,叫什么名字,有什么学历,做什么工作,赚多少钱
。
但是他们都给了我感动和力量,因为他们有超越社会标签的善意行为
。行为目的纯粹,仅仅是给他人带来快乐。
我想,其实对每个人来说都一样,最终让我们在这个世界留下痕迹的,是对世界的善意和行动,不管我们姓甚名谁
。人什么时候会死?
是得了不治之症的时候?而是,被世人遗忘的时候!我们要保持对世界的善意和行动
。
这个不是书上的,是从一个朋友聊天时意外听到的。这句话,让我情景交融,不经意想起我的父母。我老婆的爸爸(张爸)和我的爸爸(吴爸),他俩就是两个极端。张爸曾经做过肾结石手术,在工厂上班时手指意外被压伤,导致三根手指骨折,留下后遗症;吴爸曾经出过车祸,当时身体脊椎有受伤,也留下一点后遗症。
张爸身体没有吴爸身体好,最近住院了,检查后发现他甘油三酯偏高(高血脂)、尿检葡萄糖 2+(高血糖)、动态血压监测 24 小时发现血压偏高(高血压)、肺部感染,肺功能下降。高血脂的心血管风险是普通人的 2 倍、糖尿病的心血管风险是普通人的 2 倍、高血压的心血管风险是普通人的 2 倍,万一不幸三合一、那他的风险就是普通人的 6 倍
。张爸妥妥三高人群,后面也更容易得心血管病,如急性心肌梗死、脑中风、冠心病等。
吴爸经常保养自己的身体,后遗症发作的时候,会去做按摩;每天坚持运动,微信步数每天基本在 1万5 以上。他最近也在减肥的路上坚持着,吃着减肥餐和控制饮食~
同样都是慢慢快 60 岁的人,两个人的身体情况,给我的触动特别深刻
。张爸三高人群,吴爸看上去特别有精气神、感觉就像 3、40 岁的中年人。我更希望张爸也能像吴爸那样,坚持运动、戒烟减肥,拥有好的身体,对儿女来说就是最大的福气
。
疫情过后,2023 年整体经济持续下滑,实体经济不太乐观,就连互联网行业也再走下坡路。
2023 年 3 月,我在上海一家公司以“降本增效”为由工作被辞退,工资高的都会被优化和降薪。后面于是乎回到老家四川成都,急急忙忙找了个工作~这个工作也花了我近1个月时间,那时写了篇《来自工作近10年前端开发的吐槽》,讲述了我当时找工作的心酸史,有兴趣的可以点击查看。讲真,这份工作,干得我心累,拿着上海 0.5倍 的薪水,做着上海 1.5倍 的工作
。最后在 2023 年 7 月底,我还是选择主动离开那份工作,之后休息调整了两周。
截止 8 月,我知晓一些被公司开除后,仍未找到他们满意工作的;也知晓,一些被大厂以“降本增效”为由陆陆续续被辞退的。实力都很强,到底为什么还会这样?
最近两年,身边有很多人在谈论“消费降级”,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大家开始在拼多多上购物消费了
。(说中我了)
但在我看来,这不是真正的消费降级。在全球迎来低增长、高利率、高债务、高通胀的新格局,人们需要发自内心地改变思维和认知,清醒地认识:中产阶级为何消亡?如何做好准备?
疫情后,中产阶级的劳动收入和财富积累两头减少,不再以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
,这是必然发生的事,不应存在侥幸心理。
“作为一个中产阶级,我应该有车,于是背了车贷
;我应该在大城市有大房子,于是背了房贷
;我应该鸡娃,于是有了更高的教育资本开支
;我应该用品牌和消费主义来定义自己,于是有了更高的生活成本
……”
问题在于,你的现金流能跟上吗?能穿越周期吗?
下图展示了一个中产阶级在不同阶段的月度开销,看起来每根柱子都是必须花的钱,像这样:
可是,宏观经济、产业发展、资本市场凭什么要在你 25 ~ 40 岁阶段提供一个万事如意的时代背景?换言之,你如何确保创造财富的这关键 15 年正好落在经济中高增速的发展平台?
“大多数人觉得不宽裕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?我认为这个原因就是,大多数人用钱的方式仍然被‘中产阶级意识’牵着走,而未思考应根据自己的收入改变生活形态,最终将钱花在了不必要的事物上
。”
你想自由地生活,首先得相信自己能够自由地生活。降低对子女教育和自己养老的预期,放过自己
。
中产阶级想要存活,必须削减一些理应当所的开支
,储备一笔足以穿越周期的现金流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,跑出完全不同的现金流。
现金流多,增长也不错,但这两年进入平台期了,35 岁以后能维持多久也未可知
。请再看这张收入支出图。从现金流的角度看,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三大阶段:
可以自己赚钱了,不同经历的人进入这一状态的时间点也不一样,有人十几岁就开始闯社会,有人25岁才研究生毕业
。
收入在快速增长,比如上图中 28 岁 以后的阶段,于此同时,花钱的地方也很多——婚礼、买车、买房、生娃、月子中心、孩子教育、保险
等等。
收入增长变慢甚至下滑,但是开销很少,孩子去念大学了,房贷还差不多了,也就正常过日子花点钱,每个月能存下不少
。
我很喜欢“投资是用‘现金’换‘现金流’”
这个概念。
尤其是这个“换”字,它支撑了我们不断买入的理由——每当你有一笔结余,最好就拿去换成现金流
。
用“换”取代“投”的概念,也有助于摒弃各种妄念。
“投”会让我们纠结担心每一笔投资的短期收益。
但“换”是一个长期又频繁的动作,别想那么多,有钱就换,换就完了!拿去投资自己,积累学习曲线,总有一天会变现的。
拿去投资理财,积累净值曲线,换更好的现金流。
两条曲线,你总得积累一条。投资自己有个原则——凡是能提高生产力的消费,都可以花
。年轻人有无限可能,这钱花了,没准就拉高了长期 ROE,以后每年都受益
。
对抗消费主义,我们只需要回归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,多考虑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执行力
。比如充值健身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种伪需求
。
商业思维青训营有一个经典的思维模型“产品力三角形”:
底边为“使用价值”
,两边为“价格”
和“附加值”
。
简而言之,三条边的含义如下:
其实大家频繁地使用便宜的购物 APP,是在本能地朝着价格和使用价值的两条边倾斜
。这是基本的条件反射,并没有发生本质改变,因为不需要痛苦地改变自己的认知和行为
。
等到经济好转起来,人们对消费充满信心的时候,必然会延续以前的消费惯性,忘记了“中产阶级”终将消亡的残酷现实。
总之,建议年轻人从现在开始提前适应消费降级,由内而外地改变自己的金钱观和消费观,认真整理家庭的现金流和投资规划,也是为了以后的“软着陆”做准备
。
记住一句话,那必须是:多思考怎么用今天的现金换到未来的现金流
。
我是一名程序员,最近在思考程序员35岁后的出路?
在此期间,我回顾了下自己相识的三位重量级人物,
他们的公众号
,分别是:程序员的乌托邦
、浮之净
、前端早早聊
。
同时,我也有他们的微信
,分别是:viking
、lencx
、scott
。
首先Viking, 是一名生活在上海的前端开发工程师,也是一位独立开发者,名字张轩
。 他创建了简单简历(https://easycv.cn)
,五分钟打造程序员的金牌简历,目前月收入达到 3000元
。
简单简历:
同时他从 19 年初到现在,在慕课网出品了 8 套课程(http://www.imooc.com/t/6012904/courses)
,目前总收入大约有20万~30万左右
。
慕课网:
我和他的相识:我是在慕课网学习他课程时,偶然加的他v,我说自己是他的粉丝,没想到通过了。
ChatGPT:
项目github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lencx/ChatGPT
我和他的相识:我是从 ChatGPT 这个项目几十人点赞的时候,就加的他。也是 ChatGPT 一路飙升至 40k 的关注者之一,和他详细聊过他开源这个的初衷和经历,是个有趣的技术大牛。
前端早早聊:
地址:https://www.zaozao.run
我和他的相识:我是在多年前,在他还是宋小菜大前端负责人时,coding 举办的线下分享会上认识的他,可以这样说,scott
在 前端领域的影响力完全不输于玉伯
、阮一峰
。
从三位大佬身上,我学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,那就是对编写代码的热爱
。扪心自问一下自己,你是否真正喜欢写代码?
如果是迫于生活压力,觉得写代码能赚大钱,我才喜欢上写代码的。
还是说即使自己通过写代码,没赚到自己满意的薪水,或一点收入都没有的情况下,我仍愿意写代码?
我想大部分程序员,都是前者,其实我也不例外。进入互联网行业,无非就是薪水比其他行业高,也没干体力活那么累。但是,我觉得自己正在往写代码的热爱上去靠拢,即使自己过了 50 岁、甚至到 90 岁,我也希望自己能坚持写代码。
在如此内卷的时代,想在互联网立足,提高个人影响力,提升个人价值品牌固然都很重要。但我认为比它们更重要的是你对写代码这件事的真心、是否有继续学下去的勇气
。
35岁后,程序员明显会走下坡路,出路无非就两个,继续
或换行
。真到我干不下去的那天,我可能会选后者换行
,理由也简单,我不想把兴趣当做事业来做
。
面对公司的降本增效
、岗位的内卷
、领导的 PUA
、工作的 OKR
、 生活的 柴米油盐
,你就是个弱势群体!
如果选择继续
,那么不妨像他们三位学习学习。当个自由职业创业
、当个技术大牛提升影响力
、当个领域专家整合资源
都是不错的赚钱方式。
本篇文章很长,但绝对满满的干货~
很高兴大家能读完,谢谢~